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一泓清汾入黄河,大美山西,万物并秀,风光无限;
转型发展蹚新路,开放山西,动力澎湃、潜力无垠。
黄河之东,太行之西,
表里山河,资源富集。
这里,坐标——山西!
7月12日—13日,山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合作对接系列活动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大美山西,邀您共奔赴!
山西的地图,恰似一枚写满文明密码的树叶。年的中华文明在这古老的三晋大地上穿越似水流年,诉说着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隽永往事。
这里,有钱庄票号汇通天下,驰骋欧亚五百余年的晋商和中国最早的金融贸易中心;这里,有遍地的历史古迹文化,拥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悠久灿烂文化。
曾几何时,作为我国第一产煤大省,山西,兴于煤而困于煤。您印象中的山西,是否还是黄土高原上停不下的风沙和深藏地下挖不尽的煤炭?
然而,如今的山西,已发生巨变。
新时期的山西,尽管不靠海不沿江,但作为内陆省份新高地,坚定树立内陆和沿海同处开放一线的理念,积极搭建开放平台,畅通口岸通道,持续优化制度环境,推动开放型经济取得巨大进步。
新时期的山西,肩负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使命,举全省之力,汇聚强大发展势能,促晋煤蝶变蹚新路,凤凰涅槃启征程。
新时期的山西,进一步强化京津冀协同联动发展,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主动对接大湾区,逐步形成比较优势为基础,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开放共赢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十四五”开局之年,山西交出了GDP增长9.1%、经济总量跨过2万亿元大关的高分答卷。“开门红”的背后,是山西横下一条心来“破旧立新”,坚定不移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以增强生存力发展力为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加快集群化规模化为方向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山西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长24.4%,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4.2%,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9.5%,均明显快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产业转型发展形势喜人。
山西的发展,从未像今日这样豪情万丈、千帆竞发;从未像今日这样腾飞跨越、天时地利人和。
今日之山西,面临重大政策机遇。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国家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也为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山西抓住历史机遇,明确了“三区三地”的发展定位,即建设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强化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
今日之山西,产业结构发生巨变。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为南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将在这里发展壮大。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为北引擎,全国知名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将从这里起步。山西的产业结构,已呈现出传统产业蹄疾步稳,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起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快速集聚,千亿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的崭新局面。
特别是围绕山西省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山西将聚焦特钢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光伏、氢能、高端装备制造、铝镁深加工、现代医药、第三代半导体、合成生物等十大重点产业链,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引技,积极促进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攻坚“冲锋号”。
今日之山西,宜居宜业宜发展。
山西历史悠久、遗存富集,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享誉中外,拥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处,居全国之首,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文旅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不仅如此,山西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多种;山西还是中药资源大省,拥有中药材资源种,道地药材30余种。山西气候宜人、宜养宜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康养的绝佳之处。
今日之山西,比较优势更加凸显。
电力体制改革领跑全国、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进入全国前列……眼下的山西,绿色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山西,资源优势正逐步向竞争优势转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度电0.3元电价机制。同时,山西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优势明显,现代医药、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强劲。
今日之山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近年来,山西持续在软环境上下硬功夫,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93个开发区大力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强化全周期、全流程、全要素政策创新,着力打造“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的营商环境,全力打造投资兴业热土,培厚干事创业沃土。
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山西发展的澎湃春潮。秉持不变的决心,加快融通开放步伐,开放的山西,必将书写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