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吕汉富 5月11日,由云冈研究院、大同市文物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国与世界”系列特展在云冈石窟博物馆开展,展览聚焦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意义与世界意义,旨在推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阐释与实现。据悉,本次展览持续至10月11日。 本次系列特展分为中国与世界两部分。中国部分由四个主题展览组成,前两个主题为“凿石开山,因岩结构——云冈第3窟窟前遗址考古成果”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云冈石窟窟顶寺院遗址考古成果”,这两项考古工作分别被评为年、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三个主题为“真容巨壮,世法所希——昙曜与大像窟开凿”,聚焦于云冈石窟最早洞窟“昙曜五窟”的开凿,展览以高僧昙曜的一生,串联起十六国至北朝早期民族汇聚、文化融合的历史。第四个主题为“隶楷之变,莫备于魏——平城与洛阳的魏碑”,展览基于云冈留存的北魏造像题记,并携北魏迁都洛阳兴建龙门石窟中的造像题记共同展出,记录了中国书法在这一多元文化汇聚时代所经历的转变。 世界部分选择与云冈石窟相关的三个主题展览,“发现斯瓦特”主题围绕着位于中亚地区的斯瓦特,“重现高棉的微笑”主题则围绕柬埔寨吴哥窟,“万里茶道——从朝贡到商贸,以茶为媒的千年对话”主题则把目光聚焦在以茶为媒的中西交流上。世界部分为图片展,通过文化遗产照片,向民众介绍和展示这些遗产地在研究、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本文来源:山西青年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