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优势 >> 正文 >> 正文

历经千年沧桑的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大同云冈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9/17
北京中科白癜风“平安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zzry/1502.html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6公里处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米,现存洞窟共有大小石窟53个,大小窟龛个,石雕佛雕造像51,余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与敦煌千佛洞、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之所心开凿在武周山,是因为武周山山清水秀,座北朝南,是个“藏风得水”的好地方。武周山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当时人马车队来往频繁,还驻扎了重要的军队,武周山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在这里,遥拜北方祈求神灵保佑江山社稷。

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年),距今已有1,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

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和借鉴了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对研究雕刻、建筑及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