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资源 >> 正文 >> 正文

云冈石窟第十窟,非凡雕刻技艺的须弥山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7/30

云冈石窟第十窟和第九窟的格局大致相仿,分为前后室。前室呈长方形,乍一看壁内雕满诸佛飞天、花卉鱼虫,几乎没有放过一处空隙。在满目繁华艳丽的雕刻艺术精品中,其实整个雕凿内容是呈对称布局,显得繁而不乱层次感极强。

按照佛教说法,世界的中心位于一个小世界的中央,而一千个一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之一大千世界。这便是三千大世界。三千大世界的中心,便是须弥山。须弥山坐落于山海之间,中部为山峦平原,又分为南赡部洲、北俱芦洲、东胜神州及西牛贺洲。

须弥山山清水秀,森林茂盛。这里虽有财狼虎豹出没,但是却与人类互不伤害,相处极为快乐融洽,是人们向往的天堂,也是佛家的最高境界-西天极乐世界。

进入云冈石窟第十窟,映入眼帘便是前室北壁门楣上雕凿的须弥山。

窟门为方形,门楣内雕有莲花与忍冬纹,忍冬纹中饰欢跃童子。门楣之上雕刻的须弥山,山腰很细,中有二龙盘绕,山峦起伏间中有狼、鹿、虎、鸟等动物及树木。下部的山岳之间雕有手持华绳的化生童子半身像,在两侧分别雕着护法多臂天神鸠摩罗天和摩醯首罗天。值得注意的是:摩醯首罗天身下并没有雕有坐骑卧牛,鸠摩罗天脚下也没有金翅鸟。他们仅仅作为须弥山的护法神形象出现,和第八窟内作为特定造型形成区别。其左手高举日像,右手高举弦月。内侧各雕有一合掌而跪的供养天。画面生动活泼极富有生活气息,用如此豪华的手法表现出佛教的极乐世界须弥山,在云冈石窟中独树一帜。

上部明窗为圆拱型,窗楣中部雕坐佛,左右两边分列供养天,下雕飞天环绕窗楣。在窗楣尾各雕一金翅鸟,下部供养天胡跪供奉。

明窗东西各雕一方塔,塔分为五层,每层雕两龛,龛内坐佛。塔顶雕有蕉叶。这一切,都显得精美华丽却又繁而不乱,展示出极高的雕刻技艺,也是云冈石窟雕刻技艺成熟时期的标志。

以明窗下拱门上须弥山为中心,东西对称。两侧各开原型拱龛,内雕释迦、多宝双佛对坐。龛楣并列小坐佛,上下沿飞天环绕。龛楣雕金翅鸟栖息莲花座上,下侧各雕有佛弟子。佛背后的火焰背光经过后世彩绘,显得格外艳丽。

前室东西壁布局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壁上部,仿木结构屋形龛内以立柱分为三间,中央交脚菩萨坐于狮子座上,头戴高冠,下穿长裙,左右为菩提树下思惟菩萨。佛龛上雕的飞天高耸,飘带飞扬,婀娜多姿,华丽生动。与之对称的东壁,仿木结构屋顶龛内以塔柱分为三间,塔柱以三角纹垂饰分为四层,每层都雕一舞伎。中为交脚佛,两侧上雕飞天,下雕胁侍菩萨长眉细目笑容可掬。窟顶之上着长裙身披络腋的飞天,彩带翻飞,在空中舞动。

云冈第十窟后室供奉为主尊大佛,但是比较遗憾的是主像已毁坏,面目全非。现存主尊及左右胁侍菩萨均为后世补作,艺术水准不可用日而语。

而后室内的精彩,和九窟一样都集中在南壁。所雕刻的依旧为并不多见的佛因缘故事,分别为:

1.后室南壁第三层东壁佛龛的吉利鸟缘或提婆与佛的因缘

2.后室南壁第三层西侧佛龛的大光明王始发道心缘

3.后室东壁第三层南侧佛龛的妇女厌欲出家缘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379.html